• 介绍 首页

    乱世种田养崽日常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67节
      谢倾抿了抿唇,低声解释。
      姜璃听完脸都红了,原来约会之意在诗中有写,不过却不是现代的吃饭看电影逛街这种约会,而是女子邀请男子去野外。
      “我并无此意,只怪读书太少,让谢郎会错了意。”
      姜璃话落,谢倾的脸颊微红,“你喊我什么……”
      姜璃窃笑着,眼眸亮晶晶的,谢倾知道她嘴上说会错意,实际上她也不在意。
      “谢郎,不喜欢吗?”
      “喜欢。”
      他说着缓缓凑近,双手环着姜璃纤细的腰,下颚枕在姜璃的肩上,他轻轻的含住她的耳垂舔舐,声音沙哑。
      “我想你了。”
      姜璃抿了抿唇清浅的笑了笑。
      瞧着她不回话,谢倾缠着她问:“你有没有想我?”
      姜璃没有回答,她扭过头亲了亲他。
      谢倾一点就着,他一把扣住姜璃的后脑勺加深了这个吻,到后面情难自禁,俩人的衣带都不知何时被扯开了。
      天色暗了,湖边上挂着的各色灯笼忽然亮了起来。
      姜璃的思绪回笼,她推了推谢倾:“一会儿人家上菜来了。”
      谢倾没有起来,他沉声说道:“咱们不喊她们不会上菜的。”
      姜璃挑眉打量着谢倾,“原来谢郎领我来此地是打的这个主意。”
      谢倾神色微变,眼神也清明了几分,他发誓说:“绝无此意。”
      姜璃笑着轻轻的推了推他:“这里不合适,先上菜吃晚食。”
      谢倾微微点头,自己解开的衣袋又亲手给系上。
      俩人游了一会儿湖,谢倾才喊了一声上菜,这酒楼的味道不错。
      小船儿在湖面上轻轻的摇晃,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      第149章 十八岁以后再议亲
      胡商要离京回去了,谢逡宴请。
      原没定在这里吃,但那胡商经常往返京城,其实吃食上大多都尝过了,听闻这里泛舟游湖颇有些小趣味,便想体验一番,故而把晚膳定在了此处。
      他们吃完晚膳又天南地北的聊了一阵,下船时夜已深。
      他与胡商就此分别,送胡商上了马离开之后,他回去结账,结完账欲要离开时,无意间回头是一看,就瞧见了谢倾的身影,因为有竹林,外面视线昏暗,他伸长了脖子眯着眼睛瞧了半晌。
      终于看清了谢倾下船后温柔的伸手去牵同行之人,而他模模糊糊的瞧见了那同行之人是个男子!
      男子!!
      谢逡吞了吞口水,瞧见谢倾牵着人过来,他忙躲到了一侧的屏风后面。
      谢倾过来付钱,那男子立在他的身侧,好歹是没再牵着手了。
      付了钱二人离去,谢逡听见谢倾同那人低声说:“明早再回吧。”
      谢逡瞧着那人的背影,身材苗条,腰也有些细,个子比谢倾稍矮一点点,这应该还是个未及冠的小郎君啊。
      谢逡不死心,他跟了上去。
      眼见着谢倾把人带到了自己的私宅里面,没再出来。
      谢逡蹲在外墙角下,感觉自己头顶悬着六月天雷。
      他那不喜女子也不成亲的大哥,有着断袖之癖。
      他仔细想了想,好像比上次的推更合一些,不近女色,这更符合谢倾的人设。
      晚间谢逡和妻子萧氏夜谈,他忽然问妻子:“你说,大哥一直不成亲,是不是心中有人?”
      话题起得很突兀,萧氏回头看了一眼谢逡,随后开始被褥。
      “若有心上人,那大伯娘或许便不发愁了。”
      谢逡心想那倒也不一定。
      他忙拉过妻子的手,“你坐下先别忙活了,我今儿个瞧见了个了不得的事情,不能与外人道,只能同你说,但你不能往外去说。”
      瞧着谢逡这神秘兮兮的模样,萧氏上了榻,将枕垫在腰下靠着,准备听丈夫说。
      “你瞧见什么了?”萧氏问。
      谢逡抿了抿唇,似是有些纠结,但他也憋不住了。
      上一次猜测谢逡喜欢姜璃,臣子太后虽说有些不合适,但那还在他的接受范围内,对于他个人来说完全可以支持大哥。
      可这次不一样,谢家,谢逡,有断袖之癖。
      这要是传出去,谢家所有的人都会在一瞬间碎掉。
      他一个人担不住,得和妻子说一说,一起扛。
      心一横,谢逡说道:“我今晚宴请那胡商,你猜我遇见了谁?”
      萧氏接过话头:“大哥?”
      谢逡点了点头,又问萧氏:“你知道大哥和谁在一起吗?”
      萧氏不解的瞧着他拧了他腰一把,嘟囔道:“烦人,你就不能直接说?非要断气!”
      “我瞧见大哥和一个男子在一起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特别温柔,下船时还牵那人手,这便罢了,他还把人带到自己私宅去了,我蹲了一个时辰都没把人送出来,必然是留下过夜了!”
      萧氏:“……”
      “你蹲大哥墙角?什么玩意儿……”
      谢逡看妻子这个关注角度,蹙起了眉头。
      “我跟你说大事呢,你关注我蹲墙角,我那还不是无可奈何。”
      萧氏瞧着他笑了笑:“这有什么奇怪的,大哥也不会荒唐到把这事儿抬到明面上,他总不会来和大伯娘他们说要和那小郎君成亲吧?”
      谢逡:“……”
      “你就一点儿也不惊讶?”
      萧氏笑了笑:“有一点,但还能接受。”
      谢倾和姜璃不知道谢逡和萧氏的这一夜聊。
      次日天未亮姜璃就离开了,城门一开就出城回了庄子。
      谢倾则入了宫门。
      姜璃带回去的曲辕犁给庄子上的人看了看,朱卫甚是好奇,牵着牛要去试一试。
      试完之后大喜,他拎着那把曲辕犁爱不释手。
      “主子,这还有吗?”
      姜璃说道:“正在做,我定了十把,过几日我再去拿几把回来。”
      朱卫乐呵呵的点头,围观的几个男子跃跃欲试,朱卫喊道:“要试的过来试,比老的那个省力,还扎得深。”
      几人轮番上去试了,试完之后满心欢喜。
      姜璃站在田埂上,瞧着他们的笑容,感受到了他们对土地浓厚的情绪。
      她由衷的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到所有农民都能有地,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。
      过了几日姜璃去了城里,她定下的曲辕犁早已经做好了,他们还在赶工做其他的,甚至还有人在排队定做姜太后曲辕犁。
      姜璃这才知晓穆正脩他们速度快,那日之后他们迅速的把这曲辕犁送到了朝堂之上,君臣还组织了一场试犁,京郊外有无数百姓围观。
      由于这名声出来,那些原先对姜璃住在宫外的人悄悄的闭上了嘴巴。
      恰逢学子在京赶考,谢倾他们异常忙碌,姜璃也跟着庄子上的人一起下地春种。
      有足够的牛和农具,所以大家伙三到四人一组进行栽种。
      十来组人浩浩荡荡的下了地,四处都是人。
      有些没有安排到活计的女人,跟着张嬷嬷一起准备午食,吃饭的人多,做的量也多,姜璃给的标准是两荤两素一个汤,张嬷嬷她们细安排下来便是一个炖肉一个小炒,鸡子汤,保证油水足够,能吃下的也不限量,大家白日里也有力气干活。
      经过送走了林家之事,其实大家都警醒了一些,该干的活大家也认认真真做,没有敷衍了事。
      干完活大家都来院子这边吃饭,明显有些拥挤混乱,主要还是因为做豆腐那一趴事,挤占了不少空间。
      或许她应该把做豆腐这事儿重新找一个地儿,弄成一个豆腐坊,庄子上还是伺农养一下牲畜这些最好。
      姜璃跟着耕种了几日之后,她回了京城,带着赵嬷嬷去周边看。
      把豆腐坊安置在京中,那日后不论是她们几家,还是扩张后其他来进货的人,都方便许多。
      而且如果要成立豆腐坊,那么她也要为以后自己放手做准备,她在想着如果她离开京城,找谁来管她这个豆腐坊,京中她能信任的人不多,可能也就是赵家秀。
      恍惚的想起了村里的赵阿婆她们,自来京后就没她们的消息了,也不知道大家伙如何了。
      她转了转并没有直接定下来。
      转而去逛铺子,她买了一些布匹,又买了一些首饰,还有一些京中的新鲜玩意儿,分成了三份之后全部装入箱子里,随后去了镖行,询问有没有经过关山县的镖,有的话可以帮她把这几箱东西送过去。
      掌柜的看了看近期的单子,又查看了个路线,说有一个会从旁边的县城经过,倒是可以给顺带。
      确定可以送之后,姜璃在掌柜这里给箱子贴了条,给了地址,付了银钱,随后和掌柜的说道:“若是镖局的兄弟们回来,劳烦掌柜的派人到瑞王府说一声。”
      那掌柜闻言抬眸细看了一眼姜璃,随后再看了看这地址,想到皇帝的老家便是此处,他回道:“贵人放心,一定安全送到。”
      姜璃微微颔首:“那便辛苦镖局的兄弟们了。”
      事情办完,姜璃好久没见小满和阿宁,入宫去看了看他俩。
      皇后听闻姜璃回来,带着妃嫔们就来请安了。
      谭舟来说让姜璃在宫中歇一晚,晚膳在寿康宫中吃时,姜璃差人把贵妃也给喊了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