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乱世种田养崽日常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61节
      “您儿子年岁应该不小了吧?”
      老爷子笑道:“是不小了,快三十了,我孙女都十来岁了。”
      “年岁是不小,但一直在念书。”
      “那他学问一定很好。”姜璃说道。
      老爷子笑了起来,便是连眼角的皱纹都带着骄傲:“他乡试已过,拔得头筹,只等年后进京了。”
      第85章 闹剧
      姜璃有些惊讶,笑道:“等年后您家中就要有个状元郎了。”
      大爷笑着摆摆手:“早着呢。”
      嘴上谦虚着,但眼中皆是期待。
      上次听闻义军打得朝廷军节节败退,这又过了许久了,不知道进展如何。
      要是义军打进了京城,那明年的考试还不知道会不会有调整。
      主要卖豆腐,姜璃去了常去的那地儿。
      她把骡子拴在亭子的柱子上,把东西都搬下来放在石桌上,将板车推到了后面一点。
      镇上的人买早食,她有好些日子没卖甜豆浆了,如今一吆喝,有不少人直接回屋拿了个瓦罐来,买好几碗回去。
      上次那碗装茶叶蛋的妇人,抱着瓦罐说道:“你总算做来卖了,这东西几日没喝竟有些馋。”
      “前些日子背东西多,不太方便,以后要是来卖我都尽量带上。”
      那妇人看着旁边拴着的骡子说道:“你这是买了个骡子拉车?”
      姜璃点了点头:“不然东西多弄不来。”
      妇人说:“还能省些力气,来镇上也比你走路快些。”
      说话间姜璃舀好了豆浆,包好了茶叶蛋,妇人给了铜板拿着东西离去。
      时辰早,多是镇上的人买豆浆和茶叶蛋,倒也似往常一样好卖。
      铁匠照常来买茶叶蛋,见到有豆浆买了三桶没放糖的,又切了两斤豆腐。
      姜璃以为至少还要等大半个时辰,从县城或者其他地儿来买豆腐的人才会来,但没想到铁匠刚走,就见到三辆马车排着队入了镇子口。
      都在摊子前停了下来,第一个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,他笑呵呵的问:“是卖福黎的掌柜吗?”
      姜璃笑着应道:“是我。”
      他笑着从马车里拎出食盒来,边走边说:“我应该是最早的吧?”
      “我家少爷小姐听说上次有人来晚了就没买到,等到第二天才有,所以天刚亮我们就赶来了。”
      “掌柜的这福黎,现在可时兴了,家家宴客没它都算不上好宴。”
      姜璃笑道:“食客们喜欢,我也就比什么都开心了。”
      “您要多少斤?”
      “十斤。”
      姜璃揭开纱布拿刀切了两块下来,称了一下是十斤二两,报了数之后这人给了她四百零八文。
      后续的两人也跟着小跑过来,跑近笑道:“幸好来得早。”
      这二人一个要了五斤,一个要了十斤,这豆腐一下子就去了大半了。
      这三人刚走一会儿,又来了四人,直接就把豆腐买空了。
      姜璃琢磨着得想个法子,让这些要买的人都能买到,她多赚点的同时不卖剩。
      收摊回去的路上,姜璃想着要是有个人能在各地走动,统计好各家要多少豆腐,在前两天给到她手中,那她可以花一天来做豆腐,直接让那人带回去。
      给这个中间人也赚点,相当于代购。
      但这个人得找谁?她还得想想。
      回去的时候坐在骡车上,这骡子性子是真好,一路上走起来都还算稳当。
      收摊早,回到家里也早。
      兄妹俩都还没开始做早食。
      见到她各种卖空,阿宁喜滋滋的说:“娘,我一会儿跟你数钱。”
      姜璃笑笑:“好。”
      说着她把钱袋线送回屋子里,才出来把东西搬下来,车子也歇下,骡子走到了院墙脚下开始吃早上剩下的干草。
      刚把东西收拾完,薛小朵就来了。
      “大伯娘,村正让你有空的话过去一趟。”
      姜璃微微皱眉:“去你们家,还是村正家?”
      “我们家。”
      “出什么事了?”姜璃问。
      薛小朵说道:“我奶奶,她要和二伯家分家了,说是以后要几家一起养她,请了村正来。”
      姜璃深吸一口气,想说这关她什么事?
      但来的是孩子,她想了想算了,过去再说。
      带上薛满和阿宁,锁上了院门,三人才和薛小朵一起过去。
      老薛家门前围满了人,瞧见姜璃来,大家都让出了条路让她进去。
      邱村正坐在正中间,薛家人全部在场。
      赵家秀看到姜璃后给她递了个竹椅,姜璃接过来坐下,薛满和阿宁站在她旁边。
      刚坐下姜璃就看着邱村正问道:“小朵说村正您找我。”
      邱村正说道:“不是我找你,是小满奶奶,她要和薛老二家分家了,说是分家后要你们四家一起养她,找你过来一起商量一下。”
      这话落下,所有人都看向姜璃。
      薛家四房就数她特殊,但也就属她有钱,姜璃忙着不知晓,但是周边人却知道,刘春花在这院子里和老太太吵架,句句不离姜氏,说她有钱,让老太太去找她云云。
      村子里有不少人都眼红姜璃,何况是老太太。
      老太太和刘春花吵架不过是铺垫,为今日做铺垫而已,平日里吵完她们还是好好的。
      姜璃闻言笑了笑:“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吧?”
      姜璃话音刚落,刘春花就呛道:“怎么没关系?你不是薛成举媳妇?”
      “我可以不是。”
      姜璃话落,在老太太身后的一个老头就说道:“姜氏,话不可这么说,虽然老大没了,但你老大媳妇,还是俩孩子的娘,小满奶奶是你婆母,怎么会没关系?”
      姜璃微微皱眉,这人她不认识,直言问道:“您是?”
      “我是小满爷爷的亲三弟,小满的三爷爷。”
      刘春花一脸得意,觉得自己有人帮腔就胜券在握了。
      姜璃笑了笑问道:“您家娶媳妇进门的第二天,你们会做些什么事?”
      老头子说道:“新媳妇敬茶后,会带她去祠堂拜祖宗,上族谱。”
      姜璃点了点头,淡淡道:“我嫁进来第二天就死了丈夫,还被她们一家人磋磨差点害死,捡回来一条命还帮他们老薛家养着俩孩子,现在还要我养差点害死我的人?你们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呢?”
      老太太恶狠狠地看着姜璃骂道:“你个毒妇,要不是你克死了我儿,我儿还好好的!你进我薛家门,成了我薛家妇,我儿没了,你就合该养着我,伺候我!”
      姜璃听着她这话没由来好笑,“进你薛家门,是你薛家妇,我上你薛家族谱了没有?进过你薛家祠堂吗?”
      “刚才小满三爷爷也说了,他家新媳妇进门会去做什么?您做了?现在想来给我当婆母,晚了点!”
      老太太闻言脸色一白,他们薛家在村子里也有不少户。
      虽说没有推选族长出来,但这些琐事是薛成举的大伯在处,进祠堂参拜上族谱一事,新妇进门的第二天都是有的,是谁家的人都会由老的带着去添上名字,进祠堂上柱香,算正式为他们薛家妇了。
      姜璃还没这茬,因为第二天薛成举死了,李老太太恨姜璃恨得牙痒痒。
      又有薛成祥这一出,姜璃直接分家出去了。
      至今都没有上族谱,根本算不得什么薛家妇。
      邱村正倒是还不知道这一茬,如今听姜璃这么一说,倒是松了口气。
      不然就算是薛成举死了,只要姜璃不改嫁,不离开还留在这里,那还真逃脱不了要养老太太的结局。
      姜璃这话一出,让村子里的人都傻眼了。
      这么久了,姜璃竟然没上族谱。
      就连刚才帮腔的人都震惊的回头看老太太,“二嫂,这事儿您没去办啊?”
      老太太支支吾吾,最后把话推倒了薛成举身上。
      那老头说道:“就是老大没了,你才更是要把这事儿办妥当!”
      旁边的一个老太太说道:“弟妹,你这也太偏心了些,我们都知道你嫌弃老大断了腿,小满娘她去世了几年你也没再给老大张罗个媳妇,他自己张罗来了人没了,你怎么还连这种事情都不上心给他弄一下?”
      刘春花见人给姜璃帮腔,扬声就说道:“三爷爷,大奶奶,还不是因为我娘她伤心过度,再说姜氏这贱人我大哥刚去,她就勾引我家成祥,我娘哪里会想着给这样的祸水上族谱?”
      刘春花满嘴喷粪,薛满气得脸*色涨红:“不许你这么骂我娘!明明是二叔想欺负……”
      他稚嫩愤怒的话还没说完,只见一个竹椅子从大家面前飞了过去,直接就砸到了刘春花脸上。
      姜璃扔椅子的速度太快了,所有人都怔在了原地,只有刘春花在哇哇叫。
      顷刻间,她鼻子嘴巴都出血了,往外吐了一口,满口血呼啦,还吐出来了两颗牙齿。
      “我上次打薛成祥留他一命,看来是没让你们长记性!”
      “刘春花,我念你是无知蠢妇已经给过你很多次机会了!”
      姜璃说着走过去把椅子给捡了起来,越想越窝火,扬起椅子又甩了她一椅子,直接打得刘春花摔在了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