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嫁给年代文男主的美娇媳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394章
      要是江妹子在林湾村,他倒是想开车多去几个价格高的地方倒腾这些手表。
      江虞想着过几天下雨,她倒是不好来市里,打算等雨停了再来市里一趟,跟朱卫南约好时间。
      两人说了一会儿话,朱卫南还得倒腾货物,江虞打算带二宝先去别处了。
      朱卫南看江虞带二宝走,兜里揣着五块手表仍然十分激动。
      这时,有其他货车司机过来,忍不住道:“老朱,看什么呢?怎么这么高兴?”
      跟朱卫南说话的是和朱卫南一起来倒腾货物姓郑的司机。
      姓郑的司机差不多四十几岁,跟朱卫南关系十分不错。
      每次出车,彼此互相照看。
      之前姓郑的司机娶了个乡下的媳妇,十分羡慕朱卫南处了个女知青对象。
      他见过,挺漂亮还是个文化人,可比他婆娘漂亮有文化多了,没想到最后这女知青在朱卫南在医院期间竟然跟朱卫南退婚,嫁了其他男知青。
      也是跌破了姓郑的司机眼。
      “没事。走,老郑!”朱卫南道。
      江虞这边带二宝没立即去二手手表厂,而是在这附近逛了逛。
      沿途都是街道和行人。
      这时六十年代的市里跟她那时候县城差不多,不高不矮的楼房。
      墙上处处伟人的标语。
      沿路行人很多,不过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十分显眼,一瞧就知道是厂里的工人,十分惹人羡慕。
      市里气氛明显比其他地方的气氛宽松一些。
      虽然不能投机倒把。
      不过沿路有几家中医药店,有书店。
      当然也有黑市。
      江虞路过小巷,还是能看到有些鬼鬼祟祟投机倒把的人影。
      二宝跟着他娘在这边慢慢逛街十分高兴,睁着眼睛好奇看周围。
      路上有不少跟二宝差不多的孩子,有的坐在自行车上,有的在街道玩。
      “娘,我们去哪里呀?”二宝仰着小脸问,小口咬了一口酸奶糕边问:“朱叔叔帮咱家卖手表吗?”
      “嗯!”
      二宝知道他娘修的手表能赚钱,不用饿肚子就松了口气。
      不过二宝还不会认钱,见二宝一副小大人松了口气的模样,江虞有些想笑,摸摸他的小脑袋。
      江虞带二宝去了市里附近的废品站,打算找一些报纸瞧瞧。
      废品站有个六十几岁的大爷看着,江虞给这位大爷塞了一两的粮票,也就带二宝进废品站了。
      废品站不少破旧桌椅,还有不少书本、零散的报纸,一些坏的没用的零件。
      好东西早就被人挑走了。
      二宝跟着他娘来废品站,可十分好奇。
      江虞在废品站捡了一些报纸,其他废弃的书本没什么用,江虞翻开看了几眼,大多都是小学初中课本。
      江虞想到自家老大,还是捡了几本小学初中课本进空间里。
      二宝这时也蹲在废品站捡东西,捡到一个木头做的弹弓,还替江虞捡了几张报纸。
      江虞摸摸二宝的小脑袋,把二宝替她捡的几张报纸放空间,让二宝拿着他捡的弹弓出了废品站。
      出了废品站,江虞带二宝照旧坐车去了二手手表厂车站。
      在二手手表厂小仓库,二手手表十分多,不过有牌子值钱的二手手表很少,江虞带二宝挑了挺久,才找到两三块块有牌子的手表。
      有些破损的十分严重,有的差不多五六成、七八成新。
      江虞猜里面板路零件破损严重,估计没法修,才放在小仓库当零件贱卖。
      江虞挑了三块有牌子的二手手表和两块普通二手手表去付款。
      不过即使这般低调,见江虞挑了三块有牌子的二手手表,付款的时候,工作人员多瞧了几眼。
      忍不住问道:“这位女同志,你会修表?这几块破损严重有牌子的手表能修?”
      江虞当然低调表示自己不会修表。
      幸好江虞挑的手表不多,没怎么引起注意。
      对方没多问。
      五块手表,这次便宜了不少,江虞只付了几块钱,带着五块手表,牵着二宝离开了二手手表厂。
      江虞边看时间,带二宝上车准备去同朱卫南约好的国营饭店。
      二宝上了公交车后,对他娘挑了不少手表回家修十分高兴,他手里那一块小酸奶糕还没吃完呢。
      小口小口慢慢啃。
      江虞摸他小肚子,见他肚子有些扁就知道他饿了,边问:
      “二宝,饿了么?”
      最后一口酸奶糕,二宝递到江虞嘴边:“娘吃!”
      边点头又摇头表示自己不饿,边问:“娘,你办完事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嗯,你自个儿吃,娘办好事情了,我们现在先去国营饭店等朱叔叔再吃午饭。”
      二宝乖乖点头。
      想到他娘之前带他去国营饭店吃的面条和脆皮烤鸭,二宝忍不住流口水,把最后一口酸奶糕吃完了。
      江虞带二宝去了同朱卫南约好的国营饭店。
      国营饭店这会儿不少人,有不少人点了一份皮薄馅多的饺子在桌上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