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774节
      苏曳道:“僧王代表蒙古,这个国家的复兴是整个国家的复兴,而非一族一姓之复兴。”
      “让僧王死在战场上,让这么多蒙古骑兵死在战场上,虽然有利于我,却让蒙古离心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又沉默了一会儿,道:“苏相,改革旗务,可能要打碎几百万人的饭碗,你难道不怕整个满洲离心,几百万八旗离心吗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改革旗务,是打破旧饭碗,端起新饭碗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但是,大家伙只会看到打碎旧饭碗,看不到新饭碗的。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先威后恩,方能长久。”
      僧王道:“苏相,你现在可没有什么党羽。”
      做大事,却没有什么党羽。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没有党羽,也就没有利益集团捆绑,也就不怕得罪人。”
      僧王道:“还真是千里独行。”
      接着,僧格林沁道:“如今朝廷中枢能够控制的其实只有长江以北,陕西以东区区几个省份。西北朝廷说了不算,东南几省在湘军手中,云贵广西山东皇帝远,关键那些地方大面积种植鸦片,苏相你又要禁绝鸦片,又要得罪很多人。”
      “要搞洋务,至少要彻底收回东南几省之权,要彻底解除湘军割据。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是啊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所以,旗务改革是不是可以往后延一延?”
      “等到解决了湘军,洋务运动大面积铺开,并且步入正轨后再推行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我也这么想过,那个时候国家财政也就宽裕得多了,阻力也会小得多。”
      “但是,这一耽误大概要多少年?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想了一会儿道:“七八年总是要的。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晚个七八年,国家就需要多掏两亿多两银子吧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要的,还不止吧。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这么多银子,能办多少大事?能够让国家早崛起多少年?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沉默了好一会儿,道:“只要抓住军队,就掀不起大浪。或者说,就算浪再高,也翻不了船。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对,只要抓住军队,就翻不了船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我这边,没有问题。但是荣禄景寿那边,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      现在整个国家,有几个军方巨头。
      苏曳,僧格林沁,湘军,荣禄和景寿。
      “荣禄聪明绝顶,也没什么问题的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那我没有问题了。”
      苏曳点头道:“多谢,走了。”
      僧格林沁道:“那我就不送了。”
      然后,苏曳离开了僧格林沁的王府。
      至少这一次,僧王的态度很坚决,看来上一次生死真的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苏曳依旧住在原来的府邸。
      只不过把国公府换了一个牌匾,变成了懿王府。
      “看看,看看……”
      “之前王爷在内城,完全是英雄,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。”
      “结果现在呢?所有的旗人都在痛恨你,满朝的王公大臣也都在孤立王爷。”
      左宗棠道:“其实,王爷想要得到他们的拥护很简单。把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利益分给他们,不要动旗人的饭碗,让帝国新式陆军里面安插进入大量的旗人军官,保证所有的八旗勋贵都拥护你。”
      “但是,凭什么?”
      “凭什么?”左宗棠猛地一砸桌子道:“凭什么?”
      崇恩道:“小曳,其实我一直都想要让你缓和与八旗勋贵之间的关系。”
      “这次你封王,我就想过,你阿玛爱面子,不知道会何等高兴。他最喜欢热闹呢,按照往常,你封王了,红带子封王,本朝开国来第一次,旗人之间都是亲戚,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上门巴结,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吃酒。”
      “结果,寥寥无几,总共就没有摆几桌。”
      “我本来以为,你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,几乎凭借一己之力,平息了洪杨之乱,捻匪之乱,大家就会簇拥到你的麾下,大家就能团结一心干大事,完成大清中兴。”
      “结果呢?还是冷冷清清,甚至对你更加排挤了。”
      其实,对于八旗王公勋贵来说,也是一肚子委屈。
      我们把你苏曳当亲兄弟,觉得你本事大,能够带领国家中兴,所以你刚进中枢的时候,我们都把你当成自己人,不但拥护你,甚至都捧着你。
      结果你上位之后,竟然要第一个拿我们开刀?
      完全不念骨肉之情啊。
      他们是不知道那一句话,否则用在苏曳身上,再适合不过了。
      你背叛了自己的阶级。
      崇恩道:“所以我现在明白了,这样挺好的。”
      “晚得罪,不如早得罪。”
      “得罪的越彻底,改革得也越彻底。”
      “现在所有八旗王公都排挤你,孤立你,正好是改革的大好时机。”
      “我崇恩也算是你半个阿玛,咱们做!”
      “不但要做,而且要做的彻底,大不了我这个无用之身,粉身碎骨而已。”
      左宗棠也大声道:“对,做!”
      “其实,从裁撤八旗军之后,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,如今刚好抛弃幻想。”
      “灰尘不扫,是不会去的。”
      “难道我们还指望着旗人自我觉醒,自我革新吗?”
      “王爷,我们原本还打算着徐徐图之,先吹风,再缓冲个几年,现在看来不需要了,直接雷霆之势,人挡杀人,佛挡杀佛。”
      田雨公道:“反正,就算推迟几年改革旗务,这些旗人勋贵依旧不会拥护你。那晚改革,真就不如早改革了。”
      “杀,杀,杀……”陈玉成兴奋道:“谁反对,就杀谁,反正也就是几百万旗人而已。”
      顿时,所有人朝他望去。
      你那么兴奋做什么?
      “看我做什么?”陈玉成道:“反正最坏的结果,就是被几百万旗人赶出京城,我们直接拥护大帅在南京登基,然后率领大军重新杀回来,定鼎天下。”
      众人不言,不是觉得陈玉成荒谬,而是他的直中本质。
      要论革命之彻底,这群投降过来的天国班子最彻底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半夜时分。
      苏曳仰望月空。
      其实,改革旗务,他真的想要徐徐图之的。
      因为裁撤八旗,军事改革,眼看着就要大获成功了,肃顺、端华等反对者已经被杀头了。
      最最紧迫的时间,已经过去了。
      其实,可以稍稍缓一口气了。
      改革旗务,先吹风,再定方案,再缓冲,好几年后再推行。
      就是要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      但是现在苏曳却发现,这种大事,可能真的没法徐徐图之。
      因为,复辟的力量太大了。
      走回头路的力量太大了。
      这次回京城,所有人都觉得不要操之过急,所有人都不愿意做。
      所有人都觉得,没有必要改革旗务。
      甚至,很多人的意思很清晰。
      裁撤八旗,军事改革,这么难的事情,都已经做成了,已经很了不起了,百年未有之大事。
      所以,可以歇一歇了,缓一缓了。
      不仅仅慈安太后这样觉得,甚至苏曳也有这样的心思。
      毕竟,一张一弛嘛。
      国家不能这样折腾,要休养生息。
      但是,可能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折腾。所谓的休养生息,很可能就会变成心安理得的懈怠。
      如此一来,改革可能会半途而废。
      这和僧格林沁麾下的八旗新军不就是很像吗?
      编练新军之后,觉得战斗力超强,那么就不用那么苦了,很多纪律也就不用遵守了,日常艰苦的训练也不必继续了。
      就这样,短短时间内,战斗力大大滑落。
      现在无数人在拉后腿,复辟力量如此之大,所以改革就是非进即退。
      只能一往无前。
      所以,改革旗务,不能徐徐图之。
      就是要继续下猛药,用狠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