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768节
      第257章:苏曳封王!新时代!
      肃顺、端华、载龄三个人死,还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      当然,历史上肃顺和端华也死了,死于辛酉政变。
      但情形有些不一样,那是因为反对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而死。
      在天下人眼中,两宫太后毕竟是君。
      而这一次,是直接死于苏曳之手。
      更直接地说,是因为阻挡了苏曳的新政之路而死。
      这就让顶级的八旗勋贵人人自危了,完全是兔死狐悲。
      慈安太后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,虽然肃顺和端华是她的亲舅舅,但一直以来其实关系谈不上亲密。
      但这和历史上还不一样。
      历史端华和肃顺孩视两宫太后,屡次对抗,甚至压制两宫太后。
      而在这个世界,为了对抗苏曳,端华和肃顺大多数还是拥护慈安太后的,奉他为主。
      所以,当二人死讯传来之后,慈安太后还是陷入了恍惚之中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明日,就是祭祖大典了。
      主持者,依旧是惠亲王绵愉。
      他如今身体不算太好了,所以有些事情心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。
      伴随着苏曳在战场的节节胜利,他陷入了某种惶恐之中。
      作为皇族中的长者,皇上的叔祖,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祖宗的江山社稷。
      一直以来,对于很多事务,他都是能躲就躲,能缩就缩。
      动不动,就是关闭王府大门。
      如今身体不好,反而少了几许畏惧感,多了几分责任感。
      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。
      苏曳是不是董卓,是不是曹操,会不会篡夺大清的江山。
      如果是的话。
      那他作为皇族的长者,是不是有责任,有义务阻止这一切。
      不过一直以来,他都是务虚的。具体该怎么阻止,他也是不知道的。
      他能想到最好的办法,就是在祭祖大典上,逼迫苏曳立誓。
      当着列祖列宗的面,当着八旗王公,当着两宫太后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。
      我绵愉作为皇族长者问你,你未来会不会篡位?
      苏曳肯定说不会。
      那你就立誓。
      当着所有人,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发誓,你苏曳绝对不会篡位。
      一直以来,苏曳都表现出了绝对的权威性。
      只要说出去的话,就一定会办到。
      如果你不愿意立誓,那你的狼子野心就昭然若揭,大家就看清楚你的真面目了。
      如果你愿意立誓,那就一定要遵守。
      破誓的话,那你就成为了司马懿,彻底身败名裂,遗臭万年。
      这已经是绵愉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了。
      而且,他已经下定决心,一定要这样做。
      大不了,就是血溅当场。
      他绵愉一定能够名垂青史。
      但是,肃顺、端华、载龄之死,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慑。
      尤其他是现场观刑的,一个首辅,一个铁帽子王,说杀就杀了。
      观刑之后,他把自己关在家中,一动不动。
      显然是在做最后的抉择,明天要不要按照原计划做。
      而且这个计划,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,哪怕是福晋和儿子也没有说过。
      可以说,之前他是非常坚决的。
      甚至连如何死,一头撞死在大柱上的画面都想好了。
      把自己关在书房中整整半个多时辰后,他离开王府,递牌子进宫求见两宫太后。
      而且点名了是两宫太后。
      这个时候,叶赫那拉氏非常小心,真的不愿意见任何人。
      但绵愉说事关重大,是关系到苏曳的。
      于是,她不得不穿着宽松的衣衫,和慈安太后一起,在三希堂召见了绵愉。
      慈安神情恍惚,没有言语。
      叶赫那拉氏道:“怎么了?”
      绵愉道:“太后,明日的祭祖大典之后,是不是就要正式封赏苏曳了?”
      叶赫那拉氏道:“对。”
      绵愉道:“剿灭发逆,功劳太大,肯定要大大封赏。奉恩镇国公再往上,就是贝子,贝勒了。”
      叶赫那拉氏道:“嗯,怎么了?”
      绵愉道:“可是,非爱新觉罗,不能册封贝子、贝勒啊。”
      叶赫那拉氏顿时皱眉,想绵愉话中的深意。
      倒是旁边的慈安太后道:“非爱新觉罗,还不能封镇国公,苏曳不照样封了吗?而且福康安也是活着的时候封了贝子。”
      绵愉道:“苏曳和福康安情形不一样,他毕竟是红带子觉罗。”
      慈安太后道:“你想说什么?”
      绵愉道:“所以,是不是要把苏曳抬入宗室?直接改姓爱新觉罗。”
      慈安太后道:“这个时候,折腾这事……”
      接着,她望向了旁边的叶赫那拉氏,对方反而陷入了沉吟。
      恍惚的她,立刻清醒了许多,开始思考这背后的深意。
      绵愉是真的想要让苏曳成为宗室吗?改姓爱新觉罗吗?
      不,当然不是。
      只是一个试探。
      你苏曳有没有狼子野心?
      如果你想要篡位的话,那么改姓爱新觉罗是名正言顺的。
      两宫太后对视一眼。
      足足好一会儿,叶赫那拉氏道:“你可以提那么一口,看他是否答应。”
      顿时间,绵愉立刻明白了西太后的立场。
      虽然她和苏曳是政治盟友,但也绝对是有底线的,毕竟他的亲儿子就是皇帝。
      绵愉道:“奴才遵旨!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次日!
      祭祖大典照常进行。
      京城所有文武百官,所有八旗王公,全部到场。
      此时,午门外的血迹已经清洗干净了,但是无数人穿过的时候,却还是隐隐感觉到一股血腥味,就感觉肃顺、端华、载龄三人的冤魂就盘旋在上空。
      太庙外的广场上,密密麻麻,黑黑压压,都是王公大臣。
      恢宏的祭祖大典,一丝不苟地进行着。
      发逆之乱,几乎算是大清立国以来最大的叛乱之一,仅次于三藩之乱。
      造成的损失和动荡,甚至还要超过三藩之乱。
      如今,洪杨之乱终于彻底平息了。
      当然要来告慰先帝,告慰列祖列宗。
      主持者惠亲王绵愉,依旧念着祭祖之文。
      洋洋洒洒几千字。
      浩然正气,煌煌之言。
      述说着八旗开业之艰辛,大清之辉煌。
      先帝之不易,两宫太后之仁慈,小皇帝之聪慧果敢。
      最后描述苏曳功劳之大。
      整整半个时辰左右,终于全部念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