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589节
      寿安公主,寿禧公主。
      历史上的寿安公主早已经死了,但是在这个世界她依旧活着。
      但最近几个月,她还是病倒了。
      一半是身体之病,另外一半是心病。
      原本的她,还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苏曳这边,帮助苏曳。因为皇帝是强者,苏曳是弱者。
      但是最近发生的一切,让她陷入了极度的愧疚和不安。
      尤其是天津沦陷,通州沦陷之后,甚至还没有等到皇帝北逃的消息传来,她就已经扛不住病倒了。
      情报处的人,立刻把两个姐妹转移到九江来。
      苏曳这里有最专业的医生,此时的水准已经比京城的太医高得多。
      再一次见到苏曳,寿安公主竟然一时无言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      “大清,这是要完了吗?”寿安问道。
      苏曳道:“这一次,大概还是亡不了的。”
      接下来,苏曳亲自喂她汤药,亲自为她擦拭身体。
      “别乱想好吗?很多事情你承担不了,也不该由你承担。”苏曳道。
      接下来,苏曳陪着寿禧公主参观九江的几个工厂。
      尤其是纺织厂,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女子。
      看完这些工厂之后,寿禧公主道:“苏曳,你说我大清有今天是罪有应得吗?”
      苏曳想了一会儿道:“是吧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道:“你知道现在北方,还有京城那边都在传你什么吗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大概是说我勾结洋人,分裂大清。甚至洋夷大军,都是我引来的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道:“我其实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,但是很多事情都想不通,想不透,所以索性就不去想,就跟着瞎玩,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。”
      “但是,圣祖、高宗等列祖列宗,打下了那么多的疆域,镇压了那么多的叛贼,本朝疆域比前明大出了这么多,人口多了好几倍,总还是有功的吧?”
      苏曳想了一会儿道:“某种意义上是的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又道:“前明一直解决不了边疆问题,更加管不好蒙古等族,而大清却管好了,而且还灭掉了准噶尔,所以这也是有功的吧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这非常复杂,也不全是本朝之功,有一些还真是前明打下来的基础。但如果以结果而言的话,确实如此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道:“那……那为何会有今日之祸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康熙皇帝,乾隆皇帝,自己都睁眼看世界,看得清清楚楚。尤其是乾隆皇帝,对后世趋势都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。但是他依旧选择捂住天下之眼,任由天下这样蒙蔽愚昧下去。到这道光和咸丰二帝,他们连自己都看不清楚了,所以今日之祸,清廷皇帝罪过不可推卸。”
      “今日之果,百年之前,就已经种下了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道:“所以你在很早之前,就已经想到和皇兄决裂了吗?”
      苏曳道:“我做的事情,他是坚决不允许的,所以……是的。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道:“所以,你在很早之前,就想到有今天,甚至等待今天吗?”
      苏曳缓缓道:“公主是在责怪我吗?”
      寿禧公主想了一会儿,道:“我没有。”
      接着,她问道:“你接下来,准备怎么办?”
      苏曳没有回答。
      但是他的军队,早已经出发了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皇帝逃跑之后,整个京城彻底大乱。
      许多人也跟着逃跑了,但绝大多数人哪里也去不了。
      洋人马上就要打进来了,整个京城陷入了乱象。
      有部分人幸灾乐祸的,想法英法联军进京城,把这些高官大户全部给杀了,给抢了。
      早就看你们不顺眼了。
      洋人大军来的时候,我不但不阻挠,反而要帮他们搬梯子。
      甚至洋人大军到处劫掠的时候,我也要趁机发财。
      但是大部分人,尤其中户以上水准,都陷入了极度的惶恐和不安。
      而读书人,更是几乎绝望。
      传闻之中,英法洋夷的军队如同妖怪鬼魔一样,无恶不作。
      只要洋夷大军所到之处,全部都变成森罗地狱。
      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环境中,苏曳的名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      甚至是打击。
      过去两三年一系列斗争中,苏曳始终掌握大义,始终在道德高处。
      而这一次,不由得有人问出。
      洋夷马上打进京城了,大清看着都要亡国的架势了。
      苏曳的军队不是最能打吗?
      苏曳的军队在哪里?
      当然有很多人为苏曳辩解,苏曳被朝廷迫害。
      上一次洋夷攻打大沽口,苏曳尽管和朝廷闹翻了,但还是率军北上支援,立下了大功,击败了洋夷。
      结果刚刚打了胜仗,苏曳就遭到了刺杀,凶手非但没有被处罚,反而升官了。
      而且皇帝亲口说苏曳是逆臣,死有余辜。
      所以,苏曳不来情有可原,他现在已经辞去任何职务了,连团练官都不是了。
      到这个时候,苏曳一直是受害者的角色。
      但是随着皇帝北逃之后,舆论风向还是变了。
      皇帝逃跑,当然臭名昭著。
      但是,京城不也是你苏曳的家吗?
      京城十几万人,当时在最关键的时刻,还掏尽了棺材本支持你苏曳办工厂啊。
      现在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,你苏曳还不出现吗?
      你连自己家都不管了吗?你连十几万恩人,也不救了吗?
      真正说出这些话的很很少。
      但是很难挡住别人不这么想。
      皇帝昭告天下,说苏曳是乱臣贼子,早和洋夷有勾结。
      甚至这一次洋人大军打进来,就是苏曳和洋夷里应外合。
      就是他搞的什么南方七省联盟,分裂了朝廷,分裂了大清,所以大清才不能全力以赴对付洋夷,才会有此大败。
      这次洋人打进京城,起码苏曳有四成罪过。
      这个言论一出,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      无数人破口大骂:“放你娘的狗屁,皇帝老儿自己没本事,打不过洋人,却把罪责推到苏曳大人身上。”
      “上一战,谁不知道苏曳大人直接炮轰了洋人主帅的战船?”
      “苏曳大人成立南方七省联盟,就是因为反对《天津条约》,反对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上作威作福。”
      京城中有十几万苏曳的利益共同体。
      当时,他们慷慨解囊把钱借给苏曳办工厂,儿子也在九江有了好前程。这两三年来,分红也完全到位。
      所以,时时刻刻都为苏曳说话,骂战的时候,甚至恨不得撸起袖子为苏曳干仗。
      “那现在呢?洋人马上就要打进京城了,苏曳在哪里?”
      “苏曳和皇上有仇有怨,但你们曾经借钱给苏曳,总是对他有恩的吧,他可有要来救你们吗?”
      “苏曳在九江的工厂,就是有很多洋人入股。”
      “皇上说得没错,苏曳就是和洋人勾结了。”
      整个京城的舆论,完全乱成了一锅粥。
      苏曳的名声,也第一次真正被动摇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而英法联军经过休整之后,再一次朝着京城而来。
      十几日后!
      六千多英法联军兵临城下。
      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,二百年来几乎第一次,面临灭顶之灾。
      僧格林沁、荣禄、伯彦讷谟祜集结军队,要进行最后的抵抗。
      伯彦讷谟祜大声高呼道:“京城的老少爷们,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清楚,到了最关键时刻,是谁挺身而出,为大清而战?为老少爷们而战?”
      “是我伯彦,是荣禄大人……”
      “你们口中的苏曳在哪里?他在哪里啊?”
      “洋人就在外面,一旦杀入京城,就会烧杀抢夺,就会糟蹋大姑娘,糟蹋小媳妇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口口声声苏曳是英雄,把他当成了大救星。”
      “现在马上就有滔天大祸了,苏曳在哪里?之前朝廷给苏曳宅邸钉上乱臣贼子的牌匾,结果你们偷偷去给拆了。朝廷在苏曳宅子面前,树立乱臣贼子的石碑,你们偷偷去给凿了。”
      “朝廷的诏书,朝廷对苏曳的通缉,你们也偷偷给揭下来撕碎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