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篡清:我初恋是慈禧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346节
      这日朝会之上。
      再一次针锋相对。
      因为沈葆桢这边的捷报还没有来,所以政敌们就只是抓着苏全进行攻讦。
      “皇上,苏全私扣款项,致使皇陵坍塌,百人丧命,如此迂腐,如此草菅人命,请皇上严惩。”
      “请皇上严惩!”
      崇恩出列,怒道:“真是荒谬,你们工部提前透支了工程款项,这还有理了?苏全卡住款项,也是保护国库,此乃忠君为国,何罪之有?偏偏你们挪用公帑,反而无罪?”
      工部右侍郎冷笑道:“崇恩大人,你清高务虚,一无所知。这次扩建皇陵,因为挖到了地下水层,出现了大量积水,反反复复,这才超支。于是工部先暂时从户部借支款项,待明年攻工部预算中扣除这笔款项,此举早有定例,你难道不知?”
      “苏全不分青红皂白,直接扣下款项,对户部堂官的命令置之不理,反而说这其中有贪腐。此举直接导致皇陵攻城停工,筑顶中止,大规模坍塌,死伤百人。”
      “如此重罪,请皇上严惩!”
      崇恩冷笑道:“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工程中偷工减料,有贪腐之事,难以隐瞒,所以索性借机生事,将罪行推于苏全头上。”
      这话,直接刺激到了工部和户部,几位主官纷纷出列。
      “臣请皇上彻查!”
      “臣请皇上彻查!”
      “皇上,臣弹劾苏曳,勾结发逆,陷害友军!”
      在场很多人一愕,望向这位都察院二把手。
      不是说,等沈葆桢收复南昌的捷报来了之后,再集体攻击苏曳的吗?
      怎么就提前开始了?
      而且按说,沈葆桢那边的捷报早就该来啊,几天前就该送进京了。
      不然,既然开始了。
      那就再集中火力,弹劾一波。
      “臣弹劾苏曳,勾结发逆,陷害友军。”
      “臣弹劾苏曳!”
      “臣弹劾苏全。”
      皇帝咬牙切齿,无比头疼,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了。
      这几日,每一次朝会,都会演变成这个局面。
      苏曳呀,你为何不上奏章,为何不自辩?
      自辩?有什么用?
      空口白牙,毫无用处。
      只要拿下九江之后实打实拿下南昌,那一切攻讦都灰飞烟灭。
      这种情形,谁打赢了,谁有理。
      归根结底,这就是湘军和苏曳之间的功劳之战。
      谁功劳大?谁有理。
      接下来,整个朝堂又陷入了剧烈的交锋之中。
      崇恩和田雨公二人,舌战群雄。
      倭仁也参与其中,大肆抨击工部和户部。
      田雨公这个汉臣在这个时候,战斗力还弱一些。
      而崇恩火力全开,谁弹劾,就立刻喷谁。
      这已经是第三天,上演这种情形了。
      皇帝的耐心,几乎已经要耗尽了。每次关键战局,都会发生派系攻伐,他烦不甚烦。
      “六百里加急!”
      “六百里加急!”
      此时,外面传来一阵阵高呼。
      这个时间,是朝会的正中间,正适合传捷报。
      所以,捷报什么时候入宫,也是有讲究的,不是随机的,而是苏曳和沈葆桢商量后,安排的最好时机。
      整个朝堂静寂下来。
      来了,终于来了!
      等这个,已经好几天了。
      这几天朝堂上,每日都在争吵,每一日都在焦灼,却没有结果。
      就是在等这个。
      在太监的引领下,信使进入了殿内,所有人都看见了,右臂上绑着红布。
      皇帝也松了一口气,至少是捷报。
      哪怕是湘军的捷报,那也是捷报。
      只要拿下了南昌就好。
      “南昌大捷,南昌大捷!”信使叩首道:“皇上大喜,赣镇总兵苏曳,收复九江,收复省城南昌!”
      “江西发逆之乱,基本平定!”
      “恭喜皇上,贺喜皇上!”
      顿时间,全场所有人惊愕。
      什么?
      不是沈葆桢的湘军收复南昌吗?
      那边都已经保举韦俊为总兵,杨辅清为参将了啊?
      不是进行南昌易帜了吗?
      怎么变成了苏曳收复南昌了?
      第146章:龙颜大悦!苏曳凯旋!荣耀
      此时,别说是群臣了,就连皇帝也是疑惑的。
      甚至他已经做好思想准备,苏曳夺九江,湘军夺南昌。
      这样一来,胡林翼做江西巡抚,沈葆桢做江西布政使,苏曳做九江知府兼江西按察使。
      这对皇帝来说,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,至少整个江西收复了,直接把发逆之乱压制在了江苏和安徽两省。
      但是现在很多人抓住苏曳勾结发逆,夺取九江不光彩这一点拼命弹劾。
      这意思很明显,九江也不想给苏曳,江西按察使也不想给。
      按照皇帝的意思,当然是想要给苏曳的,作为他的嫡系,至少能把钉子扎入湘军的腹地之内。
      但是,勾结发逆,谋害友军这个罪名,确实太大,他这个皇帝也压不下去。
      甚至,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腹诽。
      然而现在,竟然是苏曳传来捷报?
     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      接着,信使奉上了苏曳的奏章。
      皇帝赶紧拿过来快速阅读。
      这一读,顿时惊心动魄,脸色多变。
      沈葆桢招降失败,杨辅清忽然翻脸背刺,沈葆桢率领湘军几乎全军覆灭,仅仅带着一千残军不断北逃至九江城下。
      杨辅清率领两万多人攻打九江城。
      九江城内将士拼命激战,从朝阳杀到了半夜,终于将杨辅清大军杀败。
      杨辅清伤亡过万,逃回南昌城。
      看到这里,皇帝甚至都稍稍停了一下。
      苏曳的奏章用字不多,甚至也不激烈。
      但是皇帝看完之后,脑补画面,简直是险象环生。
      沈葆桢一万多湘军,近乎全军覆灭,何其惨烈。
      两万多发逆大军,攻打九江,苏曳手中近四千守军而已。
      六七倍的兵力差距。
      这一战何其凶险?
      天幸,最终还是打赢了。
      但可以想象,这一战打得是何等艰难。
      要知道苏曳新军,可是有整整一半才训练了半年。
      至于接下来收复南昌?皇帝还没有看,但已经很难想象。
      苏曳手中就这么点军队,而南昌发逆守军还有一万五六,这该如何收复?
      待继续看下去。
      皇帝不由得拍案叫绝。
      这离间之计,用得妙啊。
      杨辅清和韦俊自相残杀,妙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