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失明后认错夫君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8节
      晏书珩故作神秘地笑了:“把假的当成真的,不就真假难辨了?”
      “郎、郎君?”
      穿云不敢置信,上次郎君反问他可是认为他色令智昏,只在数日前。
      没想到短短数日……
      哎,这叫什么孽缘啊!
      “可、可那女郎她是仇敌之妻啊!”一向口齿伶俐的少年竟结巴了。
      晏书珩含笑瞥他一眼:“什么那女郎这女郎,你不露出破绽才怪。”
      穿云不解:“啊……那怎么?”
      晏书珩垂睫笑而不语。灯烛煌煌,长睫微动,在他眼下投出宛如蝴蝶轻振蝶翼般的阴影,分明温柔却叫人猜不透。
      “她越怀疑我,我反倒越高兴。
      “对她也会更放心”
      穿云一头雾水:“属下怎么听不懂,为何那女子越怀疑,您越高兴。”
      郎君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癖好么?
      他内心喧嚣时,晏书珩敲了敲桌子:“可是又觉得我色令智昏了?”
      “郎君一向深谋远虑,怎会如此?”穿云极有眼力见地否认了。
      悄悄抬眼觑向晏书珩,见他眼底有一豆烛光摇曳着,眼底熠熠生辉。
      少年顿时醒悟,他怎就忘了呢?!
      郎君厌倦一成不变,喜欢有趣的事、喜欢掌控,但也不喜欢太容易掌控的,偏爱步步紧逼、慢慢掌控猎物。
      因此最让他兴奋的不是得到猎物的刹那,而是在猎物适当的反抗时候与其博弈、将局势控在掌心的过程。
      那女郎越是怀疑试探,郎君就越觉得有挑战,玩心也就越盛。
      想通这处后,穿云不再忧心,主子喜欢,他们自然得配合。
      一派正色道:“属下会竭力配合郎君,稳住那女……稳住夫人!”
      .
      翌日晨起时,阿姒正思忖着如何试探江回,就听竹鸢说郎君回来了。
      她顿时紧张,匆匆套上外衫起身:“夫……你回来了啊。”
      晏书珩看在眼里,兀自笑了。
      平日一口一个夫君,短短两个字里藏着柔情万丈,还会亲昵地牵他袖摆,如今连半个字都说不完整。
      看来她是发现了要紧处。
      他淡道:“嗯,可收拾好了?”
      阿姒称她没什么要收拾的,又说:“我想出门走走,可以么?”
      对面未回应,她解释道:“马上要离开,想去你我定情的地方走走。”
      “定情的地方?”晏书珩语调低而缓,“你我在何地生情?”
      阿姒反问:“夫君不记得了?”
      他只是笑,慢悠悠道:“说来听听,看看夫人是真记得还是假记得?”
      阿姒偏着脑袋回忆。
      说是定情,其实只是确认了对方的心意,并非诗文中说的海誓山盟。
      两月前,他们离开历城,她本想摆脱困境后再自寻生路,可出来后,阿姒才体会到这世道一个女郎独自生存有多不易。
      可她无亲无故,又能如何呢?
      那个清晨,他们正走在一处巷子里,阿姒默然想着自己渺茫的前程。
      身侧负剑的年轻郎君亦在沉默,面色冷淡如故,但耳垂上的红晕却因她片刻前的一句玩笑话迟迟落不下去。
      起因是阿姒聊起还在历城时。
      她笑着说:“一个月前江郎君还养伤时,我们还不算熟络,但我总觉得与你似曾相识,你看向我的目光也总是若有所思,莫非我们从前见过?”
      江回原本半垂着眸,大概在想着什么心事,听到她这话眼帘忽而掀起,那双丹凤眼摄住了她。
      目光幽邃,眼中有些困惑。
      他这般茫然,大概从前他们不认识。阿姒一见他如此,便忍不住说笑:“难不成我猜对了,江郎君你喜欢我?”
      江回眉间一紧又很快松开,他淡淡地否认了,耳尖却不听话地微红。
      阿姒猜中了,心道这人真奇怪。
      看似无情,当旁人有难相求时,她清楚地瞧见他剑锋般冷硬的目光,以为他要袖手旁观,但最后他却会出手相助。
      他好像有意在让自己变得无情,只是抵抗不过本能的善意。
      阿姒看着他手中的剑,和高大颀长的背影,生出一个念头:或许他可以成为助她远离动荡的剑。
      于是她放慢脚步,遗憾地喃喃自语:“原来竟是没有啊,我还以为……以为他也有一点点喜欢我呢……”
      她知道江回是习武之人,耳目极好,便刻意放低声音,把那个“也”字咬得极重,好一探究竟。
      话音方落,阿姒瞧见他骤然僵住,两边耳垂被点燃了般,窜得通红。
      那日他虽假装没听到,但从那以后,他对她的态度变了许多。
      成婚那夜,喝过交杯酒后,阿姒为了给他们这桩起源于报恩的婚事添些真情,刻意提起此事。
      江回受不住她的言辞捉弄,默许她将那日说成他们的定情之日。
      阿姒收回思绪,牵住身边郎君的袖摆:“夫君?不若打个赌,你随意带我出去走走,倒也不必真的去当初定情的地方,我只想看看你我所想的地方可是相似,我赌你是不记得了。”
      其实她大可在家中试探。
      可阿姒想着,若他不是她夫君,这方小院便是一个牢笼,在外面试探,万一觉察不妙,至少还能求助于路人,万一运气好,碰到个侠义之士呢。
      青年不查有异。
      笑道:“乐意奉陪。”
      依旧是骑马出行。
      马儿慢下来时,只听周遭水声阵阵,阿姒问他:“这是哪儿?”
      “是处栽了荷花的湖边。”
      “湖边?”
      他果真说错了。
      他该带她去街头巷陌的。
      眼上的绸带虽遮住阿姒双眼,但她那一瞬的僵滞却无法遮挡。
      晏书珩本就是主动入网,此时见她愕然收网时,眼中笑意愈盛。
      女郎微低着头,连衣褶都透着戒备,被袖摆遮住大半的手收紧又松开,大概是在强装镇定、顺道苦想应对之策。
      他适时打断:“其实,夫人所说的定情,和我所想的,或许不同。”
      这倒也是,但阿姒仍旧存疑,面上不显,好奇道:“有何不同?”
      他陷入了沉默,大概在回想。
      也可能在现编。
      寂静和眼前无边无际的黑暗加重了阿姒的不安,她只能听到自己渐次急促的心跳,许久,声音如玉石相击的郎君说话了:“早在你认识我之前,我就在历城一处荷塘边见过你,不过是惊鸿一瞥,见你胆小,又怕惊扰到你,只敢远远望着,此后的相识,在你眼中看来是初遇,在我看来,却是情之所起的那刻。”
      晏书珩眼中戏谑渐消,凝视她的双眸里透着半真半假的温柔:“因而对我来说,定情的地方便是水边。”
      没来由地,阿姒想起那个梦,声音好听的大哥哥说要娶十七岁的她。
      那声音自溪水梦中淌出,和跟前郎君的嗓音重叠交融。这股子清润温和,可不就和梦中有些像么?
      阿姒捂了捂额角。
      她忽然想不起江回的模样,只剩下这一副好听的嗓音。
      这声音总会在她满腹疑虑时,让她在怀疑和信任间来回摇摆。
      罢了,还得另寻机会试探。
      阿姒沉默时,晏书珩牵她走到湖边,暗卫得令,去寻了艘小船。
      他先行上船,唤立在岸边一动不动的阿姒:“手给我。”
      阿姒不敢,万一他在船上原形毕露,要将她推入水中呢……
      似看穿她的心思,他半开玩笑问她:“你怕我谋害自己妻子?”
      “那自然不会……”阿姒被一语点醒,他若不是江回,费尽心思假扮她夫君,还耐心与她做戏许久,定有更深层的目的。
      总归不会是要取她性命。
      她伸出手,指端相触时故意往回缩了下:“水上不比平地,你有力气接住我么?”
      晏书珩记得她曾说刺客胸前有痣、肩宽窄腰,身形健硕。她怎会不知夫君体格?大抵又在给他挖坑,反问道:“我体力如何,夫人未曾领悟过?”
      这含糊但有狡辩余地的话是为暗示她,他记得他们那些旖旎的“过去”。
      阿姒以为他指的只是那次撞见他换衣裳的事,顿时半信半疑。
      她伸出手,随即身子一轻,下一瞬,人已落在他怀中。
      船只猛晃,阿姒顾不上戒备,紧抱住他腰背,脸也紧埋在他胸前,青年杂乱的心跳隔着衣袍传入耳际。
      船很快稳住,阿姒离了他怀中,心道他手臂确实有力。
      但比起之前还是差了些。
      正想寻隙试探,青年已先她一步自责地叹道:“自上次受伤后臂力也大不如前,让夫人受惊了。”
      阿姒讶道:“受伤?”
      “夫人不必担心,并无无碍,只是伤了一处筋脉,身手大不如前。”
      lt;div 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
      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