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宰相厚黑日常[清]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宰相厚黑日常[清]_147
      小陈氏现在不敢去老夫人那里,只盼着自己办好了如今这件事,再讨好了老夫人。
      今天老夫人还继续支持着小陈氏,就证明并没有厌烦她。
      所以,小陈氏略略地安了一点心,还是办事儿去了。
      顾怀袖这边就已经走远了。
      早上出门的时候天才刚刚亮,张廷玉带她去景山看了日出。
      也就是一个小土包,吊死过崇祯皇帝,不过是找了个合适的地方看景色而已。
      上午又去逛了集市,一起吃了饺子。
      张廷玉对京城很熟悉,走到哪儿都能说出个道道来,而且文采极佳。
      不过,下午时候地方就换了。
      原以为是出去游春,看看外头的景致,顾怀袖没想到,早上出去晃了一圈,这会儿竟然就直接出了宣武门,到了京城一个著名的地儿——琉璃厂。
      她倒是头一回来这里,听说过的时候多了。
      原本顾贞观是汉臣,曾有过一处居所就在附近,但是一直没机会出去看看。
      一些官位普通的汉臣,文人,还有想要上京赶考的举子,一般都会在这里居住,所以久而久之就多了客商在此出售文房四宝,甚至是各种文玩,烧窑的地儿也在。
      除此之外,各地商贾的会馆也都聚集在琉璃厂,可以说是鱼龙混杂,百态众生都在这里了。
      来这里的都是男人多,可张廷玉竟然直接带着顾怀袖来了。
      “你来这里干什么?”顾怀袖四下里看着,“准备买些东西吗?”
      张廷玉只是道:“四处走走,老看山水也没意思。逛庙会,到处都是人……”
      现在这琉璃厂也是热闹得很,两边大街上干什么的都有,因为会馆在附近,夹杂着各地口音的方言你来我往,便是南腔北调。
      有人沿街卖字画,不远处也有茶楼,偶尔还能看见河北来的手艺人拉洋片。
      顾怀袖有点想去,一看见那西湖景就走不动了。
      西湖景,拉洋片的木箱,里面装着几幅图,都是西湖的好景致,下面有六个小孔,供人观看。
      客人们看的时候,手艺人就在一边唱。
      绳子一拉,就换一幅景儿,配着那唱腔,还算是新奇。
      张廷玉早年这些东西都是玩遍了的,只是最近两年收了心,根本不碰。
      瞧见顾怀袖那脚跟黏在地上了一样,他笑了一声,问道:“想看?”
      顾怀袖心里说“不想看”,脱口而出的却是“想”,说完她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。
      这么大个人了,说什么想看拉洋片的,可真是丢脸了。
      说话的时候,张廷玉已经过来了。
      三个铜板就能看一回,张廷玉直接给了二十文,让顾怀袖一个人看。
      她在前面看,张廷玉就抄手在一边站着。
      “小时候没人管,我常常跑出来,揣着几枚铜板,在这外头一晃就能晃半天,先生也不出来找我。那时候,我父亲也住在这宣武门外,这里有故宅……”
      张廷玉随口说着,想到哪里说到哪里,说着说着又停下来了。
      顾怀袖眼前亮亮的,光亮就在那一幅画的背后,是一副断桥残雪图……
      西湖景致,一张张地过去,她忽然叹了一口气:“这么看着,倒是更馋了……”
      “你这看得到底是西湖景,还是西湖的醋鱼啊?”张廷玉顿觉无奈。
      顾怀袖眯着眼睛看完了,才悠闲道:“你猜。”
      “只可惜琉璃厂这边并没有什么好的酒楼饭店……茶,还是有的。”
      张廷玉忽然想起来一茬,竟然拉了拉她:“看完了?”
      顾怀袖起身,那拉洋片的老伯和善地看着她,往旁边让了让,又把洋片箱子往街边挪了挪,不挡着过往的轿子。
      顾怀袖往张廷玉身边走,一双明眸望着他,有些奇怪。
      琉璃厂毕竟是顾怀袖不熟悉的地方,只能跟张廷玉一起走。
      他毫不避讳地牵着顾怀袖的手,顺着长街,也没理会两边的古玩摊贩,有人叫他名字,他也只是微微摆摆手就走过去了。
      “你跟这里的一些人,似乎很熟?”
      “走多了,还算是认得。”张廷玉那架子上摆了许许多多的书,很多都直接从琉璃厂淘来的。
      有人能在这里,把一对玻璃珠子当琉璃玉给卖出去,自然也有人能把一本书做旧了当古籍孤本卖出去。
      张廷玉在这里蹲过不少的时间。
      其实自打跟吴氏的关系开始淡薄之后,张廷玉也就不怎么喜欢待在家里了。
      他喜欢上午在学塾上了课,下午就直接溜出来,在琉璃厂周围晃荡。
      看得出,他看这里的一切的眼神,都带着一种很亲切的自然。
      顾怀袖甚至觉得,他对这里的感情兴许比家还深。
      两个人在一间茶楼前面停下,里面进出的人不多不少,算不上热闹,却也不能说是冷清。
      就是这样的悠然意味儿,不咸不淡,不冷不热,多一分则多,少一分则少,似这般恰到好处才是合适。
      前面一块匾额,上书“一壶”二字。
      一壶?
      一壶茶,还是一壶酒?
      答案,在顾怀袖闻见里面飘出来的茶香的时候,便已经有了。
      她一笑,举袖掩唇,却道:“你喜欢的地方?”
      张廷玉点点头,同她一起进去了。
      柜台里面站了个中南男人,带着个瓜皮帽,倒是那一块碧玉翡翠的帽正惹得顾怀袖多看了一眼。
      光是这帽正就值一笔钱了,这掌柜的似乎非富即贵。
      她念头还没转完,掌柜的便将手里的茶叶放进了茶盅里,叹了口气。
      抬头来,竟然瞧见张廷玉进来,顿时“哎哟”了一声,“张二爷倒是好久没见了,掐着手指头算算,怕是去年才见过了。您老位置?”
      说完话,掌柜的就暗暗打量了顾怀袖一眼,不由得眼前一亮;好一位标致的夫人。
      想必这就是张廷玉的夫人了。
      茶楼老板是杭州人,叫廖逢源,乃是一名茶商。他来往与南北之间,专门做的茶叶生意,有生意的时候就南北两地顺着运河跑,没生意的时候只管坐在京城茶楼里面谈天侃地。
      眼看着今年这春快尽了,江南的新茶也该出来了,只是他站在这茶楼里面,却是一点也不想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