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早安!三国打工人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早安!三国打工人 第207节
      “将军,我有一事不明。”陈宫盯着他说道,“盼将军告知。”
      “公台能有什么事不明白?”吕布觉得惊诧极了,“我什么事都不瞒你的!”
      “将军为何想丢下高顺呢?”
      吕布脸上的轻松与惊诧一瞬间都消失了。
      这个往日里浑浑噩噩,似乎贪婪,似乎短视,又颇有英风豪气的当世名将沉默了很久,似乎不知道应当怎么回答陈宫的问题。
      但他并没有反驳。
      于是陈宫也沉默着,没有重复再问,也没有催他,只是耐心地等着他回答。
      “伯逊自并州一路跟我至此,”吕布说道,“为人清白,不受馈遗,的确难得。”
      这话说起来轻飘飘的,没什么分量,陈宫却在此间听出了一些微妙的意味。但他什么也没说,仍然耐心地继续等下去。
      “一路至此,他也常进谏言,要我行事谨慎些,”吕布说道,“那的确是肺腑之言。”
      与高顺不同,吕布爱醇酒美人,甚至爱自己麾下某几个偏将家中妻妾,偶有这样那样不体面的事情发生,陈宫听说过,但不置一词。
      然而在评价了几句高顺之后,吕布突兀地将话题转了一个弯。
      “你觉得小陆这人如何?”
      “清素节约,不好声色,高洁处有古君子之风,”陈宫回忆了一下那些流言与他所接触过的陆廉,“不与他人同列。”
      “也不与我同列。”吕布这样嘟囔了一句。
      这个突兀的问题令陈宫终于摸到了一点吕布的思路。
      “将军视高伯逊亦如陆廉?”
      “我当初是想要收服小陆,要她也为我效力,但你也知道,她与我并非同路人,因此她是不愿的。”
      外面天色将晚,帐篷里又未曾点起灯烛,因此光线缓缓地暗了下来,藏在阴影之中的吕布便更显得有些沉郁。
      “我越来越觉得,高顺与我……也并非同路人。
      “我身为主君,在将士中的威严却不及他,纵使高伯逊自己不生异心,若有怨恨我者,推了他出来生事呢?
      “他心中是有小陆的。
      “况且就算他与小陆不成,刘备岂会闲置他这样的猛将不用?
      “我将他留下,不是两全其美?”
      吕布的这一番话说得似乎合情合理,因而说到最后时,声音里也有了几分昂扬。
      只有陈宫听得想要叹息。
      “将军啊,”他说道,“你这些念头,可与高伯逊讲明过?”
      吕布的眼神忽然躲闪了一下。
      “若他猜中了你的心思,你却又不愿明言——这些安排,将置高伯逊于何地?又置文远将军于何地啊?”
      第206章
      夏天终于完全降临在青州大地上,有几分炽热,更有几分酷烈。
      这样的时节里,世家女郎可以坐在水池边,小心将鞋袜脱下,用洁白似雪的一双脚探进澄澈的水里,深深呼出一口气,再拿起一颗井水镇过的果子,放进嘴里,咬一下,汁水四溢,感受着独属于这个季节的快乐。
      农人家的女儿通常没有这样的快乐,尽管河滩下的潺潺水声那样嘹亮又那样甜蜜,散发着令人爱怜的清澈气息,但她们走到河边,不过是为了打上一桶水,再小心地,慢慢地走回自家田里。
      新一季的麦子种下了,但这个夏天实在是太热了。
      他们需要追肥,需要拔草,需要在神明们吝于给予大地滋润时,一步一步挑水浇地。
      这有些杯水车薪,尤其是在井水一寸寸下降,于是只能去很远的河边挑水时,效率就更低了些。
      若是有一条水渠该多好?
      若是有许多条水渠该多好?
      当陆悬鱼带着兵马自千乘回返剧城时,田豫难得放下了活计,跑出城二十里来迎她。
      “将军!子义!”
      她盯着自己的主簿,同时也是琅琊郡守的田豫看了一会儿。
      “你是留剧城的。”
      “是。”田豫笑呵呵地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“……那你是如何把自己晒成这幅模样的?”她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了几眼。
      在她的印象里,武将们经常比文人要黑出几个色号,但这很正常,武将要么打仗,要么得操练兵马,总之隔三差五就要在风雨里奔波。
      但田豫是个文官,哪怕她将剧城交给他来守,他也没什么必要从早在外面晒到晚上,晒成这样一幅模样。
      “去岁大旱,”田豫说道,“今岁亦然。”
      “哦,哦,”她不明所以地说道,“然后呢?”
      “将军既守青州,就应做些长远打算,因此听闻袁谭撤兵后,我便在北海四处走一走,见到需要修水渠的地方,就带士兵们过来修一修。”田豫说道,“可能是在田地中奔波的缘故,因此容颜有损?”
      “国让能巡土田之宜,尽凿溉之利,扶世济民,令人赞叹,”太史慈说道,“不过晒黑了些,怕什么!”
      说得一点都没错,但她还是有点在意。
      “这些事你来做了,那孔北海呢?”
      ……田豫深沉地思考了一下,“孔北海在离城十里处迎将军,将军可自去问他。”
      俩月没见,她黑了,瘦了;田豫黑了,瘦了;太史慈不用说,虽然没特别黑,但瘦了一大圈儿;
      连高顺和张辽都为北海的战事奔波了一趟,也瘦了。
      ……张辽甚至还剃了个胡子,这是什么道理?表示重视?
      但当她远远看到离城十里外那个旌旗,那个仪仗队,那个尘土飞扬锣鼓喧天的场面时,她忽然有一种预感。
      ……孔融是不会瘦的。
      不仅没有瘦,而且看起来开心极了,幸福极了。
      仪仗队在太阳下晒着,满头大汗,前胸后背都湿透了。
      穿着玄色官服的孔融也在太阳下晒着,风度翩翩;
      同样打扮的诸葛玄叔叔也在太阳下晒着,从容之至。
      于是她的目光在附近扫了扫。
      不远处的树下铺了几张席子,席子上还放了两壶酒。
      ……她就知道孔融是不会为难他自己的。
      “将军英威,古人不能过也!”这是诸葛玄。
      “为将者保安富贵,遇敌畏避者多矣,将军清素节约,不殖货利,亲冒矢石,摧精击锐,古之韩白者亦不能如此!”这是孔融。
      ……这就吹得过了!打个袁谭而已,怎么就吹到韩信白起身上去了!
      她赶紧推脱,“只是唬住袁谭罢了!还是孔北海治理有方,方能令敌军畏避自退!”
      “这是什么话,”孔融倒是十分诚实,“他那等不问礼数,只问刀兵的凶恶之徒,我岂能唬住他!”
      ……也对。
      除却孔融诸葛玄之外,北海城中还来了其他客人。
      比如说吕布,他那支准备回雒阳去觐圣的队伍终于是出发了,且走到了剧城,因为人太多,所以城内一半,城外一半,又因为他带了许多的骡马牛羊,因此十分热闹。
      ……进城时还是挺热闹的。
      考虑到自己是个女郎,陆悬鱼认为她再凯旋入城时不会受到香包攻击。
      ……其实就想错了。
      听说她将北边不可一世的,连青州刺史田楷都赶走的袁谭给赶回去了,剧城的市民香包跟雪花似的,不要钱地往她身上砸。
      ……其中有些手工就有点差,还有些不知道是为了增加准头,还是别的什么缘故,在香包里偷偷塞了乱七八糟的东西,砸身上还有点疼。
      ……有一个香包给她脑袋砸了个包出来,她就特地拆开看了一眼。
      ……里面放了个红线缠着的铜钱,还放了一家三个小子的生辰八字。
      ……其实香包手工挺利索,她左看右看,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想让儿子赶紧脱单的妈整出来的。
      ……于是她特别敬畏地赶紧又给那三位少年的生辰八字塞回香包里,告诉随从给人家好好送回去。
      迎回剧城,但离请客吃饭还有一段时间。
      她现在可以在府里休息一下,洗个澡换身衣服,当然也可以抽空跟正在筹备酒宴的孔融聊一聊。
      “国让同我说,”她委婉地说道,“孔北海最近很忙。”
      孔融微笑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于是她试探性地,更进一步,“在忙什么啊?”
      “北海战事既消,我欲讲诗书,陈俎豆,”孔融看了她一眼,自动切成白话模式,“就是开学宫,聚敛天下名士于此,讲一讲学问。”
      “……讲学问。”她呆滞地复述了一遍。
      孔融笑着摸了摸胡须,点了点头,一脸的“孺子可教也”。
      “顺便也能在雪天里聚一起喝喝酒。”她说。
      ……周围好像突然静了一下。
      她站在廊下,一墙之隔的里面是主室内忙忙碌碌的婢女们,一墙之隔的外面也是忙忙碌碌的仆役们。
      只有她和孔融两个袖手站在这里,只聊天,不干活。
      ……尤其她身边这位,准备持续性地不干活,听了她这样的酸话,也不生气,还哈哈大笑起来。
      “辞玉这就不懂了,”他说道,“你现在最需要什么?”
      ……她最需要他干活。